“挂靠体制”是指学会依托某一个单位或部门解决办事机构在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及活动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所依托的单位或部门被称为挂靠单位。“挂靠体制”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色产物。1958年,中国科协成立后,提出“挂、 靠、并、动”的四字方针。后来挂靠延用,就逐渐演变成了“挂靠体制”。
2011年,中国科协八大通过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首次提出“支撑单位”的概念,将“挂靠单位”改称为“支撑单位”。
上一篇:学会工作百问143:支撑单位应为全国学会办事机构提供哪些支持?
下一篇:学会工作百问141:办事机构由哪些人员组成?怎样产生?
会员(代表)大会议程主要包括:审议批准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制定…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印花…
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相结合的混合登记管理制度。双重管理制度是指对…
根据《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中办发〔2016〕…